电视网络购物发展中仍有不足
电视购物和网络购物的投诉量居高不下,尤其是刚刚兴起的网络团购,更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与传统购物方式比较而言,通过电视购物和网络购物,足不出户就能方便、快捷地完成购物的过程,而且还可能在省钱、省心的情况下实现购物的乐趣。不过,近几年来,随着电视购物和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这种消费者和经营者互不照面的购物方式,被一些缺乏诚信甚至不法经营者所滥用,不少消费者不仅没有得到购物的乐趣,相反其合法权益还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全国各级消协组织不断接到消费者的投诉咨询,反映在参与电视购物和网络购物过程中权益受损以及由此产生的委屈和不满。近年来,电视购物和网络购物的投诉量居高不下,尤其是刚刚兴起的网络团购,更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以北京市为例,2010年下半年以来,北京市消协每月接到网络团购投诉20多起,今年2月增加到50多起。为此,各级消协组织做了大量疏导、调解和帮扶工作,与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做斗争,尽力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维护和谐的市场消费环境。
目前,消费者对电视购物和网络购物投诉的情况主要有:
1.付了款,要买的东西迟迟不见踪影。主要表现:消费者订购产品并付款后迟迟收不到货物,有悖于电视购物和网络购物方便快捷的特点。更有的经营者收到消费者的货款后玩消失,消费者联系商家,商家不接电话;查询公司情况,公司子虚乌有。
2.网上药品宣传,专盯疑难杂症。主要表现:一些商家打着医学研究机构、权威专家等旗号,宣称所推销的药品是最新科技成果,可专门治疗疑难杂症,还不忘做出无效退款的承诺。有的为增强说服力,还邀请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极具诱惑力,一些有类似病患的消费者很容易上当受骗。
3.付了款,买到的东西不如宣传的好。主要表现:一些不法经营者利用电视购物节目的强大宣传攻势或网上销售的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购买,将假冒伪劣的珠宝玉石、保健用品或数码产品销售给消费者。消费者一旦发现存在问题,无论是电视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推卸责任。
4.付了款,签收的东西却不是预订的。主要表现:消费者订购产品后,往往被要求先付款后验货,一些消费者发现,原本订购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却变成了其他产品、塑料玩具甚至砖头,而此时快递员对于消费者的退货要求不予理会。
5.网络团购名不副实,低价蕴含低质。